【创新前沿】biomaterials报道我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领域提供新策略-全讯国际

中文 | english
 
【创新前沿】biomaterials报道我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领域提供新策略
发布时间:2025-09-25   访问次数:10   作者: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高峰教授团队联合唐赟教授团队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chemotaxis-guided nanoplatform for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therapy via macrophage reprogramming, hepatoprotection and gut microbiome modula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biomaterials上。该研究构建了一种仿生膜纳米递药平台,利用m2巨噬细胞膜的炎症趋化性实现奥贝胆酸的靶向递送,同时通过整合巨噬细胞重编程、肝保护及肠道微生态调控等多重机制,为多元协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提供了新策略。

图片说明:o@plga@m 靶向递送奥贝胆酸并调控肝脏微环境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示意图

  nash的发病率和死亡逐年攀升,其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肝脏脂质蓄积、炎性反应、以及渐进性纤维化。奥贝胆酸(obeticholic acid,oca)是一种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激动剂,已被证明可改善nash症状。然而,oca水溶性差极大限制了其疗效,且因缺乏特异靶向性,易引起瘙痒、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不良反应。

  为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首次构建了m2巨噬细胞膜仿生纳米递药平台(o@plga@m),利用其对炎症部位的趋化性,将奥贝胆酸靶向递送至肝炎病灶。同时,m2巨噬细胞膜可将促炎的m1巨噬细胞重编程为抗炎的m2表型,与奥贝胆酸协同发挥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抗纤维化及肝保护作用,重塑肝脏微环境。此外,o@plga@m还能通过肠肝轴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进一步缓解nash病理症状。该研究对推动奥贝胆酸的临床转化以及nash肝脏微环境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药学院博士研究生潘细儿和硕士研究生陈心仪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高峰教授和唐赟教授为通讯作者。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上海市细胞代谢光遗传学技术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5.123694


 
网站地图